太极拳研究
◎当前位置:中华太极拳 >> 文章资讯 >> 太极拳研究 >> 浏览文章

揭开太极拳内劲的神秘面纱

2013-08-07 08:07:04 本站原创

凡学过太极拳或读过太极拳文章的人,都知道有一个词最迷人、最神秘,使用频率也最高,这个词就是“内劲”!



神功再现



何谓内劲?各家各派的解释都不同。姑且先看一看太极高手发劲的精彩片断:

当年,杨禄禅在京城名声很大,经常有武侠前来拜访。一天,杨禄禅正在静坐,忽然来了一个和尚。杨禄禅亲自到门口去迎接。只见和尚六尺多高,魁梧壮实。 和尚向杨禄禅拱手并表示敬意。杨禄禅也很谦逊地表示答意,请和尚客厅相叙。突然,和尚出拳向杨禄禅当胸打来。杨略一含胸,用右掌抵挡和尚的来拳。只见那和 尚像闪电一样跌出,一直跌到屏风后面,好像是被重拳所击。过了好一会,和尚才缓过气来,向杨师称谢,说:“和尚卤莽,请原谅。”(《杨禄禅谈拳》)

刘晚苍老先生80多岁时,仍英雄不减当年。和他推过手的人讲,当被刘老发出时,身上像触了电似的。健壮的小伙子猛推他的胸部,往往反被弹出一丈 外。(《刘晚苍丰泽园显推手》,《北京武林逸事》第333页)

……

不必再繁琐地举例了,诸如此类的例子,只要翻一翻武术书刊,俯拾即是。你读到这些记载,可能会怦然心动,心里一定非常羡慕这些武林高手功夫的精湛,也 可能会想,这是不是真的?这到底是什么功夫?我来回答你,这就是太极拳的内劲功夫!



专家论内劲



现在我们再看看当代一些著名的武术家对内劲的论述吧:

内气在祖国医学理论中叫作元气、正气、经络中通行的气、先天气等,认为是从母胎中秉承下来的,在针灸和气功疗法中,至今沿用此说。武术家们把这种气叫 做中气、内气、内劲等,认为练到有了此气出现并掌握此气,功夫才算到家,等等。(沈家桢、顾留馨《陈式太极拳》第5页)

何谓内劲?神气合一而已。随着炼精化气、炼气化神、炼神还虚,炼虚合道,神气耦合为协同有序,内劲渐纯。故内劲是习者身心有序协调达致中和时,机体产 生的一种潜能……内劲无声、无嗅、无形、无迹,无一定处所,惟有求中和以致神气合一,方可得之。(孙剑云《孙式太极拳诠真》第16页)

凡是配合呼吸和全身统一的用力都能称为劲,弛时呼气为内劲,一张一弛轮换而行,一内一外互为其根,可见决无外劲脱离内劲,也无内劲脱离外劲。关键是起 作用的是哪一种劲。用内劲作发劲的称为内家拳,用外劲作为发劲的称为外家拳。(王培生《太极拳的健身和技击作用》第150页)

此外,还有人认为内劲是阴阳混合之气,是一种生物电,甚至有人认为是人体的特殊功能。总之,说法各异,莫衷一是,叫读者无所适从。



什么是内劲



要想揭开这个秘密,首先必须对人体运动系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。解剖学知识告诉我们:肌肉收缩产生动力,牵引骨杠杆,绕关节运动轴进行各种转动。在人体 的复杂运动中,骨为杠杆,关节为枢纽,肌肉为动力。肌肉在人体内分布极为广泛,其基本特征是收缩和放松。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是由神经系统的支配而产生的。肌 肉收缩所引起的运动,是由肌肉附着在骨上的位置而决定的。关节周围的肌肉可单独收缩,也可以联合收缩,各式各样的活动就是肌肉以各种方式联合收缩的结果。

所以,我认为内劲就是一种力,一种肌肉力,内劲也可称为内力。祖国医学理论中叫作元气、内气、中气,俗称气力。这种气力,是人生而有之的,直至生命结 束,才完全消失。人生下来以后,随着生长发育、人为的锻炼,人的气力也会增大。这一点是每一个人都会体验到的,并没有什么神秘可言。武当赵堡太极拳传人郑 琛在《太极道诠真》中提到:“内劲就是身体内部在意念的支配下,中枢神经指挥身体各部骨骼肌(运动肌),运动时产生的能力。”“在意念的支配下”,也就是 在神经的支配下,而我国古代并无神经之说,只说在意和气的支配下,所以俗称气力或力气。意和气是抽象的,是看不到的,太极拳家叫我们要练气,“意到气到力 到”,其实是形成的一种新的肌肉用力的配合方式,民间常把这种力叫作丹田力,这就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。



内劲的特点



太极拳的内劲,不能混同于一般的外劲,它除了具有力的共性外,还有它的个性,即普遍性中寓有特殊性,它的特殊性也就它的特征性。具体表现在:

首先,太极拳的内劲是一种整劲。也就是说,太极拳的内劲带有整体性,是全身肌肉的协调动作所发出来的,其根在脚,劲起于脚根,主宰于腰,形于手指,发 于脊背,由脚而腿而腰,完整一体。所以这种力是超常的,是巨大的。

其次,这种内劲也具有灵活性和爆发性。它是在千钧一发之际,审时度势,灵活运用,掌握对方的动态变化,抓住对我有利的时机(例如,在对方双重的情况 下),在瞬间爆发出来的,具有不可阻挡的摧毁力和杀伤力。

最后,这种内劲,也带有隐蔽性和穿透性。这种内劲不像外劲,一拳打出去,就会使对方鼻青脸肿,是人们所能观察到的;太极拳的内劲是隐蔽的,带有穿透 力,对方受的是内伤,而不是皮肉伤。孙禄堂对他的弟子陈健侯说过:“太极拳的内劲特大,受伤者往往外不露皮肉伤,而五脏六腑却会受到严重的损伤。”



内劲的形成



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。尽管唯物论者不相信天才之说,但先天的身体素质,是产生内劲的基础。身体健康,肌骨细腻。富有韧性。回顾一下古今太极拳高 手,哪一个自身素质不是特好?拿行话说,他们生来就是“学拳的料子”。王宗岳的《太极拳论》中有“有力打无力,手慢让手快,是皆先天自然之能,非关学而有 (为)也。”对于这句话虽然后人有不同看法,但我认为是有相当的道理的。

其次要勤学苦练,坚贞恒。孙禄堂曾说过,练拳的唯一秘诀就是一个“练”字。陈健侯说:“没有坚贞恒,真传学不成。”具体说来,要做到:

①要练好扎实的基本功。不同的套路,有不同的基本功要求,但桩功是不可少的。要下苦功练好桩功,例如无极式、三体式等。桩功要认认真真地练,才可发展 力量与耐力。据说,孙禄堂让他的学生齐公博站三体式达三年之久,“站至胸腹空空,手足相通”,“一通百通”,拙劲变成了整劲,所以后来齐公博武功不凡,内 劲特大。

②练好套路。目前太极拳的套路可以说,形形色色,五花八门。要选择最适合你需要的套路来练。如果你练拳只是为了修身养性,强身健体,那么目前的简化太 极拳和各家的太极拳传统套路,是你最佳的选择。如果你是为了参加太极拳套路比赛,那么竞赛套路则是你的最佳选择。如果你学拳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,而且是为 了防身制敌,甚至是为了将来做保镖工作,那么你必须选择技击套路,例如陈氏太极拳、二路炮捶、杨氏太极拳八十八式、太极拳三十七势、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等 等。这些套路较传统套路的动作技击性强,难度大,要求高,年老体弱的人,一般是不适宜选用的。所以,学者要量力而行。另外,各种套路各有所长,也各有所 短。选好一种后,就要踏踏实实、一丝不苟地练。根据太极拳的要领(如虚领顶劲、气沉丹田、含胸拔背、沉肩坠肘等),力求姿势准确无误,一招一式都不可马 虎。有时为了练好一个架式,往往要练千遍万遍,历时一年半载也不算多。据一位赵堡太极拳的传人说,练技击一天要练百遍,而修身健体一天只要五六遍即可。当 练到外三合(手与足合、肘与膝合、肩与胯合)和内三合(心与意合、意与气合、气与力合),上下一体,节节贯通时,就会内劲自生,可真正懂得自身之劲的来龙 去脉了。

这里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,在练套路时,不能一味强调松。我认为,如果你练拳只是为了健身,强调大松大柔是对的,但如果是为了技击,就要强调“上弦”。 所谓“蓄劲如张弓,发劲如放箭。”拿松肩来说,要先裹肩,后松肩。而塌腰,也是先束腰,后塌腰。先裹后松,先束后塌,这都是辩证的。如果一味松,岂能发劲 呢?当代太极名师王培生说:“‘弓’要用时先要上弦,这在练拳也是一样,必须‘上着弦’,不能尽量放松,否则就没有弹性了。”陈、武两家的太极拳也有“一 身备五弓”的说法,所以对“用意不用力”这句话要具体分析,这里所说的力是指拙力、死力,而上弦所用的力是活力、巧力。练套路的目的,是为了疏通体内的劲 路,伸劲拔骨,“节节贯通”,以便内劲能快速传递。

最后,要有名师指导。太极拳历代师承强调“口授身传”。《十三势歌诀》说:“入门引路须口授,功夫无息法自修。”没有良师的教导,是很难入门的。在武 术史中,不乏从师艰难的故事。同样的一招一式,有多种练法,有多种要求,其中的一些难以言传的规矩一定要靠师父口授身传。特别进入推手和散手阶段,更是离 不开师父的指导了。古往今来,学拳者千千万万,但能入门的却寥寥无几,其原因之一,是因为没有良师的引导。

功力的阶段划分



太极拳的内劲在和人推手或散手时,释放出来就成为了功力。这种功力是可以划分等级的,有的划分成七层,有的划分成九层。我认为,是否可以简化一些,划 分为四个阶段。

第一阶段:初级阶段。这个阶段在练好桩功的基础上,能熟练盘架子,姿势正确,像模像样,克服自身的僵硬劲,做到轻灵自如。如果练拳为了修身养性、延年 益寿,做到这一步也就可以了。

第二阶段:中级阶段。也可称为人门阶段。这个阶段,盘架子速度由慢到快,但劲别分明,并且已学会了推手,初步懂劲。“盘架子懂自己的劲,推手懂他人之 劲”。懂得自己的手劲、腿劲、腰劲、脚劲、裆劲,懂得棚、捋、挤、按、采、捌、肘、靠八劲。与人推手时会“舍己从人”,运用沾劲、粘劲、连劲、随劲,随人 之动而伸缩进退,能不丢、不顶、不抗。能听劲,听劲中的“听”并不是声音入耳的意思,而是听察的意思,探听审察,通过触觉、视觉、听觉,来觉察对方劲力的 大小、长短、快慢及劲源动向,依着何处即从何处反击。能化劲,即听劲后,能采用沾、粘、连、随之法化之。能发劲,即化则进,柔化刚发,干脆利落地能把人发 出去,使之失重或摔倒。

第三阶段:高级阶段。即陈健侯所说的“圆球弹簧,劲气内藏”阶段。一招一式都能做到平、直、圆。处处符合平直圆,不仅外形美,而且符合力学原理,具有 最佳的技击效果。“虚领顶劲”就是直,“含胸拔背”中的“含胸”就是圆,“拔背”就是直。在水平面上作螺旋运动,外形处处是圆,手圆、肘圆、肩圆、背圆、 胸圆、胯圆、裆圆、膝圆、足圆,伸筋拔骨,节节贯通:体内内脏也作轻微的旋转、按摩,畅通经络和循环系统,聚于丹田的浑圆劲能通达四肢八节。这时,全身处 处是太极,像圆球弹簧,挨哪处,哪处即发,出手即是招,无须考虑是否合招,达到了“拳无拳,意无意”的高级境界。正如陈鑫所说的“心劲一发,而周身之筋脉 骨节,无不随之”。在实战中能娴熟地运用摔法、擒拿法等技能技巧,运用寸劲使敌跌出丈外。那么什么叫寸劲呢?凡在一尺距离之内的蓄发劲,均称为寸劲。这种 寸劲是内家拳所特有的。寸劲的形成决非一之功,不经刻苦锻炼是难以形成的。

最近有人提出“筋路说”:“筋”是由肌肉统一协调作用而产生的力量定向作用的感觉,即“筋”是由肌肉力组成的,虽不可见,但可感觉得到。如果从细胞的 角度来理解,这些筋就是肌细胞电荷有序排列的结果,使神经细胞能够控制定向的肌肉收缩。要产生如此精细的肌肉运动方式,没有经过正确的、艰苦的磨练是达不 到效果的。所以说内劲在人体结构上的变化是微观的,是经络气血上的变化,是细胞电荷的变化,是肌肉协调用力调整的变化。在这过程中,你的肌腱、骨骼、关 节、韧带等在肌肉力的作用下,一定会发生一些看不到的微调,虽然看不出,但是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感觉。太极拳能练出肉眼看不见的“筋路”,这“筋路”遍布 全身,功夫越高,“筋路”越多越细密,内劲越大(《太极拳内劲与人体筋骨结构变化》)。此说,当前还没有得到科学的论证,只是一种假设,录此备考。

第四阶段:顶级阶段。经过炼精化气、炼气化神、炼神还虚,炼虚合道,全身有电流感,外人触之软如棉,有麻感,这时内功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。王宗岳在 《太极拳论》中明确地指出,获得太极拳成就所必须经过的途径是“由着熟而渐悟懂劲,由懂劲而阶及神明”。顶级阶段,也就是“神明”阶段。

我认为,在近代拳术史上杨禄禅、孙禄堂是武功已达到了顶级阶段的代表人物。下面摘录两则记载,看看顶级功夫究竟如何:

和尚又向杨禄禅请教太极轻灵的奥妙。杨禄禅没有回答。此时只见一只燕子飞进帘内,低低地绕近身边。杨起手一抄,向和尚说:“这只鸟经过训练,驯服于 人,可以跟它玩玩。”说完,右手托着燕子,用左手抚摸它,然后让燕子飞走。燕子振翅欲飞,杨禄禅的手掌稍稍地忽隐忽现,燕子不能飞去。这是因为无论何种雀 鸟,一定要先用脚蹬劲,才能起飞。燕子的脚没有着力的地方,只能扑伏。杨禄禅又抚摸小鸟,再让它飞去,鸟仍是不得飞走。如此反复三四次。和尚非常惊讶, “这是什么神术呀?”杨禄禅笑着说:“哪里谈得上神术。太极行功稍为长久一点,达到通体轻灵,一羽不能加,蝇虫不落,就能像这样子了。”(《杨禄禅谈 拳》)

孙老教授曹晏海近身用腿之法。两人相距咫尺,孙老对曹晏海说:“近身亦可用腿,抹踢即是一例。”于是要曹任意进攻。两人相对瞬间,曹突抢中门,孙老一 腿早到,膝顶、腿旋、足发,曹急后跳,仍被孙老的腿抹中,曹当即栽倒在地,脸色陡变,虚汗如雨,好一会儿,才得恢复。曹晏海说:“孙老师,您这一脚虽然只 是抹了我一下,却使我不仅痛入骨髓,而且心如电击,好像整个内脏都散了。”孙老曰:“此为内劲之威力。”接着,孙老详细讲解了抹踢的练法、用法、变化和走 劲。该腿踢出后,在空中的轨迹像个“8”字,速去速收,倏乎若电。退一动,就要蕴涵、潜换着足之踩踏、膝之冲顶、腿之旋搓、脚之贯劈,要一气贯穿。其特点 是不仅踢出后要力贯足底,而且整条腿都要有浑圆劲,也就是即使对手躲过了膝顶、足踢,只要被腿抹上同样能发出威力。甚至在脚的下潜回收的过程中亦有用足跟 劈向对手之意。非得有很好的控制和利用自身重心变化的能力并辅以一定的内功,才能在实战中用好这一腿。(《孙禄堂授徒》)

前一例,说明杨禄禅的功夫已达到“一羽不能加,蝇虫不能落”的地步,内体触觉的灵敏度已假高,稍一接触就能感觉到,并立即走化。到了这一地步,在与人 推手时,就能“人不知我,而我独知人”,战无不胜,攻无不克。

后一例,说明孙禄堂内劲的威力。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,如孙禄堂授拳于李玉琳,孙只在李手臂上用两个手指轻轻一击,李手臂随即红肿如馒头。孙禄堂授拳陈 健侯时,一不小心,陈的手指甲被击碎飞溅。孙禄堂的内劲具有“神以知来,智以藏往”的特点,藏于内,外似棉花,内如钢条,所谓“外柔内刚”,“行气如九曲 珠,无微不到”,“运劲如百炼钢,无坚不摧”也。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的传人陈健侯曾说过:“孙氏太极的内劲特大,我发力摔人时,若专注一方,对方必受严重 的内伤。”孙禄堂的内劲可以说至今无过其右者,招架进招,神妙高明,随心所欲,“妙手无处不混然”。

但我在这里要说明一点,太极拳的内劲所表现出来的功力,决不是有些气功师说的所谓“外气”,科学已证明,所谓“外气”是不存在的。一个具有高超太极拳 内劲的人,可能把一个体重为90公斤的人发出丈外;但不能把一个重几十公斤的重物,在不接触的情况下,推出丈外。因为人是活的,在发功时往往采用“引进落 空”的技巧,“借力打人”,“四两拨千斤”;而物是死的,是无法运用这些技巧的。

在本文结束的时候,我想把“内劲”总的描述一下:内劲就是一种肌肉力,人生而有之。太极拳的内劲是通过盘架子和推手训练出来的,并使这种肌肉力得到最 大限度的发展,它具有整体性、灵活性、爆发性、隐蔽性、穿透性,外柔内刚,练至高级乃至顶级阶段,就能“阶级神明”,从心所欲,“英雄所向无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