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极拳流派
◎当前位置:中华太极拳 >> 文章资讯 >> 太极拳流派 >> 浏览文章

传统吴式太极拳的势和劲

2013-07-18 09:00:39 本站原创

    传统吴式太极老架子在练法上素有文练和武练之分。吴家拳谱上说:“文者体也,武者用也”“文练之,则为内丹”。有强身健体,祛病延年,修身养性之功;“武练之,则为外丹”。有防身御敌、矫健身手、以柔克刚之能。其武练体系包括低架、快拳、散手,以及排打、势法、劲法等。练太极拳而不经武练,难以致用。太极拳之用,在技理上完全遵循阴阳开合的理论指导,在实践上充分展示沾粘连随的技法特征。凡修吴式太极文武真功,得内丹外丹之宝,无不经过“形、势、劲、意、气、神”六个方面训练,这六个方面,既相对独立,又紧密相联,不能截然分开。它们层次分明,由浅人深,故习惯卜称六层功夫。其中势与劲在武练技击中尤为重要,因为它关系到技击水平。
  太极拳原名“十三势”。以势命拳,在中华武术中极为罕见,足见“势”在此拳中之地位。正确认识和理解势与劲之内涵,熟练掌握势法与劲法之运用,是修炼太极拳技击真功的必由之路。
  何为“势”?
  在普及性教学中,不乏将太极十三势说成是十三种方法。这是不错的。但是具体解释是什么方法时,则往往将“棚捋挤按:采捌肘靠”称为八种手法或劲法,而将“进退顾盼定”说成是“五种步法”,这就值得考虑了。因为十三势不仅都讲“手足”,也都讲“官骸”,即每——势都包含“手眼身法步”。拳谱上说,“夫发手击敌,全赖身法之助”。又说“有不得机得势处,身便散乱,必至偏倚,其病必于腰腿求之”。可见身法是十三势的重要内容,不能光将其理解成为手法.与步法。事实上太极拳靠势法赢人,而每一势都离不开特有的身法,所以前辈们既有“用势法打人”,也有“用身法打人”之说。身法到位,是赢人的关键。在老拳谱中,将前八势归为八卦,将后五势纳进五行,这是采用古代传统哲学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来阐述十三势。八卦主要讲事物的阴阳变化,五行主要讲万物相生相克,都是讲事物的产生、发展、变化等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,揭示万物之间互根互生、消化生长的基本规律。可见,讲十三势是十三种方法比较客观、合理,一定讲成八种手法、五种步法是值得考虑的。《武魂》1994年11期有《太极拳的顾法》一文可资参考。
  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说,势者,盛力权也。自古以来,兵家拳家无不重势。兵书上说:“任势者,其战,人也,如转木石。木石之性,安则静,危则动,方则止,圆则行。善战人之势,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,势也。”“激水之疾,至于漂石者;势也。”足见势之威力。怎样造势和用势,是体现交战双方智慧的根本所在。拳家同样是这样。太极拳是智者的拳术,以势命拳本身可见其智者之一斑。拳谱上说,“凡人白有生以来,三周未过,即能侧正、俯仰、高低、伸屈、平踏乱、进退蹬踢,此俱势出。”由此可见.势,是指某种物体的动态过程。太极十三势,就是表现手眼身法步等“手足官骸”以某种方法运动的过程。这个.“过程”的方法,就是势法。因此,太极·十三势又可视为十三种势法。任何拳术之势,均为制人手段。故老拳谱—卜说,“势者,因制而制权也”。
  太极拳的势和劲是不同的概念。用阴阳变化、相生相克的理论都可以解释十三势,可以在“棚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定”这十三个字的每一个后面加上一个“势”,说明它们都是势法。但不能都加“劲”字,说明势中未必都含劲。也可以说,在用势的过程中未必或并不都表现劲。
  太极拳的劲与其它内家拳一样,是专指由神意控制与呼吸、动作完全协调一致的一种内在劲力。这种劲力是随着势最后发出的,故而常常以势命劲。例如,揽雀尾。一式中有棚捋挤按等势,在演练时并非每一势都发劲,故只称势,不称劲。只有当其中某一势最终产生或发出了劲,才称某劲。如果棚势结束时发劲,便称棚劲;捋势结束时发劲;便为捋劲。又如,“进退顾盼定”主要指身法步法眼法等在防守进攻中的运劲方式,一般不产生或发出内劲,便只称其为势,不称劲。
  当一个动作结束,尚未变化时,则称定式。定式也有称定势的,其实两者也不相同。定式专指某一动作完成后的成型姿势,通常是某一势完成后,与定势的主要区别在于一前一后:定势在前,可以发劲,一般发沉劲,也叫中定劲,例如白鹤亮翅;定式是发劲之后的成型,不会再发劲。在太极快拳或太极散手中对定势和定式是严格区别的。因为快拳强调“每一定势发寸劲”。寸劲是内劲的一种,它是动作结束时一瞬间的用力。劲力发完后,只有式,不再有劲力。总之,要明白,定式是定势完成后的形式,已无劲力可发;定势是势的结束动作,往往随势的结束要发。在散手技击中,发完劲,定式不可时间过长,要及时变势。如果不及时变势,那伸出的拳头就是空放在那儿,成了没有一点劲力的姿式,很容易被对方摆布而挨打。变势在太极拳中叫转关,也叫折叠,拳浩上说,“夺势争来脉,出奇在转”。转关就是变换或变势的意思。“自己用功,一势一式用成之后,合之为长,滔滔不断,周而复始,所以名长拳也”。
太极拳强调势法,不是不要用劲。正如强调用劲时不是不要势。劲,是顺势而出的最大力量的表现,特指一瞬间,最用力的那一下。它寓于无形之中,接于有形之表,难以言传。势,是内劲的载体,没有势,劲就表现不出来。你把拳头握得再紧,放在腰间不靠“势”冲出去,或冲出去的最后不讲速度和质量,同样没有劲力可言。太极拳讲的劲、劲力特指内劲。它与势法本身的劲不是—·回事。势的本身是动态过程,动态的人或物由于惯性,也会有“劲”,这是自然力,或称本力。例如你无意中撞倒了一个小孩,那是肢体的质量与一定速度的结合,它没有意念调动下的内聚力,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内劲,通常不会有太大的“劲”,同时便会很快就收住、停下。因为“有意”与“无意”发出的劲是不同的。
  在太极拳武练的快拳和散手中,假如已在势法中间用了最大的力量,或肌肉太紧、不放松,到了势结束时同样发不出最大的劲。所以太极快拳和散手一般不在势中用力,而尽量放松。越是放松,速度才越快,最后发的劲也才越大。这就是练太极拳强调放松用意的最根本原因,也是太极“用意不用力”这一说法的来由。
  放松是发劲的手段,不是目的。在太极拳文练体系的慢拳中,主要练形、意、气,不练劲法和发劲。其劲意仅仅是摆个样子,在意念上表示一下,并无实际劲力。这样不可能练出内劲,也不可能发出真正的内劲。例如,许多人知道或听说过野马分鬃与提手上势要发捌劲。可是,捌劲是什么样的,他们并不知道。普及性的慢拳很少有人会发劲,因为没有人教;即使有人教也极不容易掌握。因为这种劲只宜青年人学,中老年人如果没有长期练武功的基础,不仅学不会,还容易受伤。即使不是以“起承转”为标准,而是以最后的定势发挒劲。可是在散手技击中,常常是在“起承”的过程中已将对方制服,用不上“转合”,即用不到发捌劲。再说,任何招式,其出手时极难辨出名称,加之在运用过程中的变化,就更难以叫人认定。以定式为标准就容易让人理解。前人说,说招破招,招招可破。这是经验之谈,说明任何招式都有用,又都可破。而“势”则难破,可谓势不可挡。倘能压住敌势,即可谓“夺势”:,那功夫就深了,非常人可为之。太极拳手练的功夫,正是夺势的功夫。
  要夺势,须知阴阳。阴阳不仅是理,也是法,是太极散手技击及推手的根本大法。阴阳在太极拳法中表现为开合。故太极拳谱中说:“太极拳法势出以开合为本。出手为开,开中有合;回手为合,合中含开。”所谓“阴阳合能打人”。不知拳法之阴阳开合,难得太极真艺。势起当以身为先,随之手足齐到,号称“七星”打人,谓之势。亦及以身法打人,不独以手法为强梁。以身欺人,过步夺势,直逼其根节,打人便毫不费力。这是太极散手奥妙真传所在,有志于太极拳散手者不可不知。太极拳之所以属内功型近身短打拳,便源于此。
  太极散手无“格档招架”之说,而讲“不招不架,只是一下”,讲“出手见红”。其实战,无论对方是何拳种,出何拳势,无不以棚势迎之。这是因为太极拳技法的根本特点是沾黏连随。棚势就是“沾”的功夫。沾住不丢便是黏。能黏得住,便能随;能随能化能发:棚不是格挡,不是招架。格与架,是硬挡硬拦。太极拳法中没有硬挡硬拦的动作。因为硬挡硬拦不仅不易沾黏住对方,反而容易让对方逃脱,先失战机。比如一只篮球朝你飞来,若硬拦硬接,往往会反弹而脱手。技艺高超者都是顺来势而迎合。杂技演员顶坛子时,先将坛1:l抓住往上一扔,然后眼盯着坛子下落,待坛子落到——定高度,先按一定方法就势——蹲,坛子便既轻又稳地“停”在了头上。这是黏。棚与此相似。是迎,是接,是顺势的迎合,不是顶,不是挡;棚势合住便是黏。棚势在散手中可以充分表现太极拳后发先至的特点。它是在对方拳头接近或已接触到自己的一瞬间,并不退让,而是迅速转腰进身.迎对方中节,同时发劲,打其根节。吴式太极散手棚势有“转腰进身肩肘手”的口诀,就是指这个动作,俗称“着肉分枪”。在吴公仪与陈克夫比武拳照中充分体现了这个动作。当然,太极散手中的棚接与杂技演员练顶坛子,都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学好的,非下苦功不可。尤其是“着肉分枪”,初练时几乎没有不挨打的。故太极拳武练法中,除了练——般内功,还要练排打功;为增强四肢功力,也要练掌功、臂功等。否则吴公仪一掌下去,陈克夫手臂不会被打麻而改用腿踢的。
  吴式太极讲柔化,也讲发放;讲用意不用力,也讲发劲;讲放松,也讲积柔成刚,这就是讲阴阳。单纯讲阴或单纯讲阳,都不符合太极拳理,也绝对练不出太极真功。传统吴式太极老架子在练法上素有文练和武练之分。吴家拳谱上说:“文者体也,武者用也”“文练之,则为内丹”。有强身健体,祛病延年,修身养性之功;“武练之,则为外丹”。有防身御敌、矫健身手、以柔克刚之能。其武练体系包括低架、快拳、散手,以及排打、势法、劲法等。练太极拳而不经武练,难以致用。太极拳之用,在技理上完全遵循阴阳开合的理论指导,在实践上充分展示沾粘连随的技法特征。凡修吴式太极文武真功,得内丹外丹之宝,无不经过“形、势、劲、意、气、神”六个方面训练,这六个方面,既相对独立,又紧密相联,不能截然分开。它们层次分明,由浅人深,故习惯卜称六层功夫。其中势与劲在武练技击中尤为重要,因为它关系到技击水平。
  太极拳原名“十三势”。以势命拳,在中华武术中极为罕见,足见“势”在此拳中之地位。正确认识和理解势与劲之内涵,熟练掌握势法与劲法之运用,是修炼太极拳技击真功的必由之路。
  何为“势”?
  在普及性教学中,不乏将太极十三势说成是十三种方法。这是不错的。但是具体解释是什么方法时,则往往将“棚捋挤按:采捌肘靠”称为八种手法或劲法,而将“进退顾盼定”说成是“五种步法”,这就值得考虑了。因为十三势不仅都讲“手足”,也都讲“官骸”,即每——势都包含“手眼身法步”。拳谱上说,“夫发手击敌,全赖身法之助”。又说“有不得机得势处,身便散乱,必至偏倚,其病必于腰腿求之”。可见身法是十三势的重要内容,不能光将其理解成为手法.与步法。事实上太极拳靠势法赢人,而每一势都离不开特有的身法,所以前辈们既有“用势法打人”,也有“用身法打人”之说。身法到位,是赢人的关键。在老拳谱中,将前八势归为八卦,将后五势纳进五行,这是采用古代传统哲学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来阐述十三势。八卦主要讲事物的阴阳变化,五行主要讲万物相生相克,都是讲事物的产生、发展、变化等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,揭示万物之间互根互生、消化生长的基本规律。可见,讲十三势是十三种方法比较客观、合理,一定讲成八种手法、五种步法是值得考虑的。《武魂》1994年11期有《太极拳的顾法》一文可资参考。
  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说,势者,盛力权也。自古以来,兵家拳家无不重势。兵书上说:“任势者,其战,人也,如转木石。木石之性,安则静,危则动,方则止,圆则行。善战人之势,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,势也。”“激水之疾,至于漂石者;势也。”足见势之威力。怎样造势和用势,是体现交战双方智慧的根本所在。拳家同样是这样。太极拳是智者的拳术,以势命拳本身可见其智者之一斑。拳谱上说,“凡人白有生以来,三周未过,即能侧正、俯仰、高低、伸屈、平踏乱、进退蹬踢,此俱势出。”由此可见.势,是指某种物体的动态过程。太极十三势,就是表现手眼身法步等“手足官骸”以某种方法运动的过程。这个.“过程”的方法,就是势法。因此,太极·十三势又可视为十三种势法。任何拳术之势,均为制人手段。故老拳谱—卜说,“势者,因制而制权也”。
  太极拳的势和劲是不同的概念。用阴阳变化、相生相克的理论都可以解释十三势,可以在“棚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定”这十三个字的每一个后面加上一个“势”,说明它们都是势法。但不能都加“劲”字,说明势中未必都含劲。也可以说,在用势的过程中未必或并不都表现劲。
  太极拳的劲与其它内家拳一样,是专指由神意控制与呼吸、动作完全协调一致的一种内在劲力。这种劲力是随着势最后发出的,故而常常以势命劲。例如,揽雀尾。一式中有棚捋挤按等势,在演练时并非每一势都发劲,故只称势,不称劲。只有当其中某一势最终产生或发出了劲,才称某劲。如果棚势结束时发劲,便称棚劲;捋势结束时发劲;便为捋劲。又如,“进退顾盼定”主要指身法步法眼法等在防守进攻中的运劲方式,一般不产生或发出内劲,便只称其为势,不称劲。
  当一个动作结束,尚未变化时,则称定式。定式也有称定势的,其实两者也不相同。定式专指某一动作完成后的成型姿势,通常是某一势完成后,与定势的主要区别在于一前一后:定势在前,可以发劲,一般发沉劲,也叫中定劲,例如白鹤亮翅;定式是发劲之后的成型,不会再发劲。在太极快拳或太极散手中对定势和定式是严格区别的。因为快拳强调“每一定势发寸劲”。寸劲是内劲的一种,它是动作结束时一瞬间的用力。劲力发完后,只有式,不再有劲力。总之,要明白,定式是定势完成后的形式,已无劲力可发;定势是势的结束动作,往往随势的结束要发。在散手技击中,发完劲,定式不可时间过长,要及时变势。如果不及时变势,那伸出的拳头就是空放在那儿,成了没有一点劲力的姿式,很容易被对方摆布而挨打。变势在太极拳中叫转关,也叫折叠,拳浩上说,“夺势争来脉,出奇在转”。转关就是变换或变势的意思。“自己用功,一势一式用成之后,合之为长,滔滔不断,周而复始,所以名长拳也”。
太极拳强调势法,不是不要用劲。正如强调用劲时不是不要势。劲,是顺势而出的最大力量的表现,特指一瞬间,最用力的那一下。它寓于无形之中,接于有形之表,难以言传。势,是内劲的载体,没有势,劲就表现不出来。你把拳头握得再紧,放在腰间不靠“势”冲出去,或冲出去的最后不讲速度和质量,同样没有劲力可言。太极拳讲的劲、劲力特指内劲。它与势法本身的劲不是—·回事。势的本身是动态过程,动态的人或物由于惯性,也会有“劲”,这是自然力,或称本力。例如你无意中撞倒了一个小孩,那是肢体的质量与一定速度的结合,它没有意念调动下的内聚力,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内劲,通常不会有太大的“劲”,同时便会很快就收住、停下。因为“有意”与“无意”发出的劲是不同的。
  在太极拳武练的快拳和散手中,假如已在势法中间用了最大的力量,或肌肉太紧、不放松,到了势结束时同样发不出最大的劲。所以太极快拳和散手一般不在势中用力,而尽量放松。越是放松,速度才越快,最后发的劲也才越大。这就是练太极拳强调放松用意的最根本原因,也是太极“用意不用力”这一说法的来由。
  放松是发劲的手段,不是目的。在太极拳文练体系的慢拳中,主要练形、意、气,不练劲法和发劲。其劲意仅仅是摆个样子,在意念上表示一下,并无实际劲力。这样不可能练出内劲,也不可能发出真正的内劲。例如,许多人知道或听说过野马分鬃与提手上势要发捌劲。可是,捌劲是什么样的,他们并不知道。普及性的慢拳很少有人会发劲,因为没有人教;即使有人教也极不容易掌握。因为这种劲只宜青年人学,中老年人如果没有长期练武功的基础,不仅学不会,还容易受伤。即使不是以“起承转”为标准,而是以最后的定势发挒劲。可是在散手技击中,常常是在“起承”的过程中已将对方制服,用不上“转合”,即用不到发捌劲。再说,任何招式,其出手时极难辨出名称,加之在运用过程中的变化,就更难以叫人认定。以定式为标准就容易让人理解。前人说,说招破招,招招可破。这是经验之谈,说明任何招式都有用,又都可破。而“势”则难破,可谓势不可挡。倘能压住敌势,即可谓“夺势”:,那功夫就深了,非常人可为之。太极拳手练的功夫,正是夺势的功夫。
  要夺势,须知阴阳。阴阳不仅是理,也是法,是太极散手技击及推手的根本大法。阴阳在太极拳法中表现为开合。故太极拳谱中说:“太极拳法势出以开合为本。出手为开,开中有合;回手为合,合中含开。”所谓“阴阳合能打人”。不知拳法之阴阳开合,难得太极真艺。势起当以身为先,随之手足齐到,号称“七星”打人,谓之势。亦及以身法打人,不独以手法为强梁。以身欺人,过步夺势,直逼其根节,打人便毫不费力。这是太极散手奥妙真传所在,有志于太极拳散手者不可不知。太极拳之所以属内功型近身短打拳,便源于此。
  太极散手无“格档招架”之说,而讲“不招不架,只是一下”,讲“出手见红”。其实战,无论对方是何拳种,出何拳势,无不以棚势迎之。这是因为太极拳技法的根本特点是沾黏连随。棚势就是“沾”的功夫。沾住不丢便是黏。能黏得住,便能随;能随能化能发:棚不是格挡,不是招架。格与架,是硬挡硬拦。太极拳法中没有硬挡硬拦的动作。因为硬挡硬拦不仅不易沾黏住对方,反而容易让对方逃脱,先失战机。比如一只篮球朝你飞来,若硬拦硬接,往往会反弹而脱手。技艺高超者都是顺来势而迎合。杂技演员顶坛子时,先将坛1:l抓住往上一扔,然后眼盯着坛子下落,待坛子落到——定高度,先按一定方法就势——蹲,坛子便既轻又稳地“停”在了头上。这是黏。棚与此相似。是迎,是接,是顺势的迎合,不是顶,不是挡;棚势合住便是黏。棚势在散手中可以充分表现太极拳后发先至的特点。它是在对方拳头接近或已接触到自己的一瞬间,并不退让,而是迅速转腰进身.迎对方中节,同时发劲,打其根节。吴式太极散手棚势有“转腰进身肩肘手”的口诀,就是指这个动作,俗称“着肉分枪”。在吴公仪与陈克夫比武拳照中充分体现了这个动作。当然,太极散手中的棚接与杂技演员练顶坛子,都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学好的,非下苦功不可。尤其是“着肉分枪”,初练时几乎没有不挨打的。故太极拳武练法中,除了练——般内功,还要练排打功;为增强四肢功力,也要练掌功、臂功等。否则吴公仪一掌下去,陈克夫手臂不会被打麻而改用腿踢的。
  吴式太极讲柔化,也讲发放;讲用意不用力,也讲发劲;讲放松,也讲积柔成刚,这就是讲阴阳。单纯讲阴或单纯讲阳,都不符合太极拳理,也绝对练不出太极真功。传统吴式太极老架子在练法上素有文练和武练之分。吴家拳谱上说:“文者体也,武者用也”“文练之,则为内丹”。有强身健体,祛病延年,修身养性之功;“武练之,则为外丹”。有防身御敌、矫健身手、以柔克刚之能。其武练体系包括低架、快拳、散手,以及排打、势法、劲法等。练太极拳而不经武练,难以致用。太极拳之用,在技理上完全遵循阴阳开合的理论指导,在实践上充分展示沾粘连随的技法特征。凡修吴式太极文武真功,得内丹外丹之宝,无不经过“形、势、劲、意、气、神”六个方面训练,这六个方面,既相对独立,又紧密相联,不能截然分开。它们层次分明,由浅人深,故习惯卜称六层功夫。其中势与劲在武练技击中尤为重要,因为它关系到技击水平。
  太极拳原名“十三势”。以势命拳,在中华武术中极为罕见,足见“势”在此拳中之地位。正确认识和理解势与劲之内涵,熟练掌握势法与劲法之运用,是修炼太极拳技击真功的必由之路。
  何为“势”?
  在普及性教学中,不乏将太极十三势说成是十三种方法。这是不错的。但是具体解释是什么方法时,则往往将“棚捋挤按:采捌肘靠”称为八种手法或劲法,而将“进退顾盼定”说成是“五种步法”,这就值得考虑了。因为十三势不仅都讲“手足”,也都讲“官骸”,即每——势都包含“手眼身法步”。拳谱上说,“夫发手击敌,全赖身法之助”。又说“有不得机得势处,身便散乱,必至偏倚,其病必于腰腿求之”。可见身法是十三势的重要内容,不能光将其理解成为手法.与步法。事实上太极拳靠势法赢人,而每一势都离不开特有的身法,所以前辈们既有“用势法打人”,也有“用身法打人”之说。身法到位,是赢人的关键。在老拳谱中,将前八势归为八卦,将后五势纳进五行,这是采用古代传统哲学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来阐述十三势。八卦主要讲事物的阴阳变化,五行主要讲万物相生相克,都是讲事物的产生、发展、变化等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,揭示万物之间互根互生、消化生长的基本规律。可见,讲十三势是十三种方法比较客观、合理,一定讲成八种手法、五种步法是值得考虑的。《武魂》1994年11期有《太极拳的顾法》一文可资参考。
  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说,势者,盛力权也。自古以来,兵家拳家无不重势。兵书上说:“任势者,其战,人也,如转木石。木石之性,安则静,危则动,方则止,圆则行。善战人之势,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,势也。”“激水之疾,至于漂石者;势也。”足见势之威力。怎样造势和用势,是体现交战双方智慧的根本所在。拳家同样是这样。太极拳是智者的拳术,以势命拳本身可见其智者之一斑。拳谱上说,“凡人白有生以来,三周未过,即能侧正、俯仰、高低、伸屈、平踏乱、进退蹬踢,此俱势出。”由此可见.势,是指某种物体的动态过程。太极十三势,就是表现手眼身法步等“手足官骸”以某种方法运动的过程。这个.“过程”的方法,就是势法。因此,太极·十三势又可视为十三种势法。任何拳术之势,均为制人手段。故老拳谱—卜说,“势者,因制而制权也”。
  太极拳的势和劲是不同的概念。用阴阳变化、相生相克的理论都可以解释十三势,可以在“棚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定”这十三个字的每一个后面加上一个“势”,说明它们都是势法。但不能都加“劲”字,说明势中未必都含劲。也可以说,在用势的过程中未必或并不都表现劲。
  太极拳的劲与其它内家拳一样,是专指由神意控制与呼吸、动作完全协调一致的一种内在劲力。这种劲力是随着势最后发出的,故而常常以势命劲。例如,揽雀尾。一式中有棚捋挤按等势,在演练时并非每一势都发劲,故只称势,不称劲。只有当其中某一势最终产生或发出了劲,才称某劲。如果棚势结束时发劲,便称棚劲;捋势结束时发劲;便为捋劲。又如,“进退顾盼定”主要指身法步法眼法等在防守进攻中的运劲方式,一般不产生或发出内劲,便只称其为势,不称劲。
  当一个动作结束,尚未变化时,则称定式。定式也有称定势的,其实两者也不相同。定式专指某一动作完成后的成型姿势,通常是某一势完成后,与定势的主要区别在于一前一后:定势在前,可以发劲,一般发沉劲,也叫中定劲,例如白鹤亮翅;定式是发劲之后的成型,不会再发劲。在太极快拳或太极散手中对定势和定式是严格区别的。因为快拳强调“每一定势发寸劲”。寸劲是内劲的一种,它是动作结束时一瞬间的用力。劲力发完后,只有式,不再有劲力。总之,要明白,定式是定势完成后的形式,已无劲力可发;定势是势的结束动作,往往随势的结束要发。在散手技击中,发完劲,定式不可时间过长,要及时变势。如果不及时变势,那伸出的拳头就是空放在那儿,成了没有一点劲力的姿式,很容易被对方摆布而挨打。变势在太极拳中叫转关,也叫折叠,拳浩上说,“夺势争来脉,出奇在转”。转关就是变换或变势的意思。“自己用功,一势一式用成之后,合之为长,滔滔不断,周而复始,所以名长拳也”。
太极拳强调势法,不是不要用劲。正如强调用劲时不是不要势。劲,是顺势而出的最大力量的表现,特指一瞬间,最用力的那一下。它寓于无形之中,接于有形之表,难以言传。势,是内劲的载体,没有势,劲就表现不出来。你把拳头握得再紧,放在腰间不靠“势”冲出去,或冲出去的最后不讲速度和质量,同样没有劲力可言。太极拳讲的劲、劲力特指内劲。它与势法本身的劲不是—·回事。势的本身是动态过程,动态的人或物由于惯性,也会有“劲”,这是自然力,或称本力。例如你无意中撞倒了一个小孩,那是肢体的质量与一定速度的结合,它没有意念调动下的内聚力,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内劲,通常不会有太大的“劲”,同时便会很快就收住、停下。因为“有意”与“无意”发出的劲是不同的。
  在太极拳武练的快拳和散手中,假如已在势法中间用了最大的力量,或肌肉太紧、不放松,到了势结束时同样发不出最大的劲。所以太极快拳和散手一般不在势中用力,而尽量放松。越是放松,速度才越快,最后发的劲也才越大。这就是练太极拳强调放松用意的最根本原因,也是太极“用意不用力”这一说法的来由。
  放松是发劲的手段,不是目的。在太极拳文练体系的慢拳中,主要练形、意、气,不练劲法和发劲。其劲意仅仅是摆个样子,在意念上表示一下,并无实际劲力。这样不可能练出内劲,也不可能发出真正的内劲。例如,许多人知道或听说过野马分鬃与提手上势要发捌劲。可是,捌劲是什么样的,他们并不知道。普及性的慢拳很少有人会发劲,因为没有人教;即使有人教也极不容易掌握。因为这种劲只宜青年人学,中老年人如果没有长期练武功的基础,不仅学不会,还容易受伤。即使不是以“起承转”为标准,而是以最后的定势发挒劲。可是在散手技击中,常常是在“起承”的过程中已将对方制服,用不上“转合”,即用不到发捌劲。再说,任何招式,其出手时极难辨出名称,加之在运用过程中的变化,就更难以叫人认定。以定式为标准就容易让人理解。前人说,说招破招,招招可破。这是经验之谈,说明任何招式都有用,又都可破。而“势”则难破,可谓势不可挡。倘能压住敌势,即可谓“夺势”:,那功夫就深了,非常人可为之。太极拳手练的功夫,正是夺势的功夫。
  要夺势,须知阴阳。阴阳不仅是理,也是法,是太极散手技击及推手的根本大法。阴阳在太极拳法中表现为开合。故太极拳谱中说:“太极拳法势出以开合为本。出手为开,开中有合;回手为合,合中含开。”所谓“阴阳合能打人”。不知拳法之阴阳开合,难得太极真艺。势起当以身为先,随之手足齐到,号称“七星”打人,谓之势。亦及以身法打人,不独以手法为强梁。以身欺人,过步夺势,直逼其根节,打人便毫不费力。这是太极散手奥妙真传所在,有志于太极拳散手者不可不知。太极拳之所以属内功型近身短打拳,便源于此。
  太极散手无“格档招架”之说,而讲“不招不架,只是一下”,讲“出手见红”。其实战,无论对方是何拳种,出何拳势,无不以棚势迎之。这是因为太极拳技法的根本特点是沾黏连随。棚势就是“沾”的功夫。沾住不丢便是黏。能黏得住,便能随;能随能化能发:棚不是格挡,不是招架。格与架,是硬挡硬拦。太极拳法中没有硬挡硬拦的动作。因为硬挡硬拦不仅不易沾黏住对方,反而容易让对方逃脱,先失战机。比如一只篮球朝你飞来,若硬拦硬接,往往会反弹而脱手。技艺高超者都是顺来势而迎合。杂技演员顶坛子时,先将坛1:l抓住往上一扔,然后眼盯着坛子下落,待坛子落到——定高度,先按一定方法就势——蹲,坛子便既轻又稳地“停”在了头上。这是黏。棚与此相似。是迎,是接,是顺势的迎合,不是顶,不是挡;棚势合住便是黏。棚势在散手中可以充分表现太极拳后发先至的特点。它是在对方拳头接近或已接触到自己的一瞬间,并不退让,而是迅速转腰进身.迎对方中节,同时发劲,打其根节。吴式太极散手棚势有“转腰进身肩肘手”的口诀,就是指这个动作,俗称“着肉分枪”。在吴公仪与陈克夫比武拳照中充分体现了这个动作。当然,太极散手中的棚接与杂技演员练顶坛子,都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学好的,非下苦功不可。尤其是“着肉分枪”,初练时几乎没有不挨打的。故太极拳武练法中,除了练——般内功,还要练排打功;为增强四肢功力,也要练掌功、臂功等。否则吴公仪一掌下去,陈克夫手臂不会被打麻而改用腿踢的。
  吴式太极讲柔化,也讲发放;讲用意不用力,也讲发劲;讲放松,也讲积柔成刚,这就是讲阴阳。单纯讲阴或单纯讲阳,都不符合太极拳理,也绝对练不出太极真功。传统吴式太极老架子在练法上素有文练和武练之分。吴家拳谱上说:“文者体也,武者用也”“文练之,则为内丹”。有强身健体,祛病延年,修身养性之功;“武练之,则为外丹”。有防身御敌、矫健身手、以柔克刚之能。其武练体系包括低架、快拳、散手,以及排打、势法、劲法等。练太极拳而不经武练,难以致用。太极拳之用,在技理上完全遵循阴阳开合的理论指导,在实践上充分展示沾粘连随的技法特征。凡修吴式太极文武真功,得内丹外丹之宝,无不经过“形、势、劲、意、气、神”六个方面训练,这六个方面,既相对独立,又紧密相联,不能截然分开。它们层次分明,由浅人深,故习惯卜称六层功夫。其中势与劲在武练技击中尤为重要,因为它关系到技击水平。
  太极拳原名“十三势”。以势命拳,在中华武术中极为罕见,足见“势”在此拳中之地位。正确认识和理解势与劲之内涵,熟练掌握势法与劲法之运用,是修炼太极拳技击真功的必由之路。
  何为“势”?
  在普及性教学中,不乏将太极十三势说成是十三种方法。这是不错的。但是具体解释是什么方法时,则往往将“棚捋挤按:采捌肘靠”称为八种手法或劲法,而将“进退顾盼定”说成是“五种步法”,这就值得考虑了。因为十三势不仅都讲“手足”,也都讲“官骸”,即每——势都包含“手眼身法步”。拳谱上说,“夫发手击敌,全赖身法之助”。又说“有不得机得势处,身便散乱,必至偏倚,其病必于腰腿求之”。可见身法是十三势的重要内容,不能光将其理解成为手法.与步法。事实上太极拳靠势法赢人,而每一势都离不开特有的身法,所以前辈们既有“用势法打人”,也有“用身法打人”之说。身法到位,是赢人的关键。在老拳谱中,将前八势归为八卦,将后五势纳进五行,这是采用古代传统哲学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来阐述十三势。八卦主要讲事物的阴阳变化,五行主要讲万物相生相克,都是讲事物的产生、发展、变化等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,揭示万物之间互根互生、消化生长的基本规律。可见,讲十三势是十三种方法比较客观、合理,一定讲成八种手法、五种步法是值得考虑的。《武魂》1994年11期有《太极拳的顾法》一文可资参考。
  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说,势者,盛力权也。自古以来,兵家拳家无不重势。兵书上说:“任势者,其战,人也,如转木石。木石之性,安则静,危则动,方则止,圆则行。善战人之势,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,势也。”“激水之疾,至于漂石者;势也。”足见势之威力。怎样造势和用势,是体现交战双方智慧的根本所在。拳家同样是这样。太极拳是智者的拳术,以势命拳本身可见其智者之一斑。拳谱上说,“凡人白有生以来,三周未过,即能侧正、俯仰、高低、伸屈、平踏乱、进退蹬踢,此俱势出。”由此可见.势,是指某种物体的动态过程。太极十三势,就是表现手眼身法步等“手足官骸”以某种方法运动的过程。这个.“过程”的方法,就是势法。因此,太极·十三势又可视为十三种势法。任何拳术之势,均为制人手段。故老拳谱—卜说,“势者,因制而制权也”。
  太极拳的势和劲是不同的概念。用阴阳变化、相生相克的理论都可以解释十三势,可以在“棚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定”这十三个字的每一个后面加上一个“势”,说明它们都是势法。但不能都加“劲”字,说明势中未必都含劲。也可以说,在用势的过程中未必或并不都表现劲。
  太极拳的劲与其它内家拳一样,是专指由神意控制与呼吸、动作完全协调一致的一种内在劲力。这种劲力是随着势最后发出的,故而常常以势命劲。例如,揽雀尾。一式中有棚捋挤按等势,在演练时并非每一势都发劲,故只称势,不称劲。只有当其中某一势最终产生或发出了劲,才称某劲。如果棚势结束时发劲,便称棚劲;捋势结束时发劲;便为捋劲。又如,“进退顾盼定”主要指身法步法眼法等在防守进攻中的运劲方式,一般不产生或发出内劲,便只称其为势,不称劲。
  当一个动作结束,尚未变化时,则称定式。定式也有称定势的,其实两者也不相同。定式专指某一动作完成后的成型姿势,通常是某一势完成后,与定势的主要区别在于一前一后:定势在前,可以发劲,一般发沉劲,也叫中定劲,例如白鹤亮翅;定式是发劲之后的成型,不会再发劲。在太极快拳或太极散手中对定势和定式是严格区别的。因为快拳强调“每一定势发寸劲”。寸劲是内劲的一种,它是动作结束时一瞬间的用力。劲力发完后,只有式,不再有劲力。总之,要明白,定式是定势完成后的形式,已无劲力可发;定势是势的结束动作,往往随势的结束要发。在散手技击中,发完劲,定式不可时间过长,要及时变势。如果不及时变势,那伸出的拳头就是空放在那儿,成了没有一点劲力的姿式,很容易被对方摆布而挨打。变势在太极拳中叫转关,也叫折叠,拳浩上说,“夺势争来脉,出奇在转”。转关就是变换或变势的意思。“自己用功,一势一式用成之后,合之为长,滔滔不断,周而复始,所以名长拳也”。
太极拳强调势法,不是不要用劲。正如强调用劲时不是不要势。劲,是顺势而出的最大力量的表现,特指一瞬间,最用力的那一下。它寓于无形之中,接于有形之表,难以言传。势,是内劲的载体,没有势,劲就表现不出来。你把拳头握得再紧,放在腰间不靠“势”冲出去,或冲出去的最后不讲速度和质量,同样没有劲力可言。太极拳讲的劲、劲力特指内劲。它与势法本身的劲不是—·回事。势的本身是动态过程,动态的人或物由于惯性,也会有“劲”,这是自然力,或称本力。例如你无意中撞倒了一个小孩,那是肢体的质量与一定速度的结合,它没有意念调动下的内聚力,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内劲,通常不会有太大的“劲”,同时便会很快就收住、停下。因为“有意”与“无意”发出的劲是不同的。
  在太极拳武练的快拳和散手中,假如已在势法中间用了最大的力量,或肌肉太紧、不放松,到了势结束时同样发不出最大的劲。所以太极快拳和散手一般不在势中用力,而尽量放松。越是放松,速度才越快,最后发的劲也才越大。这就是练太极拳强调放松用意的最根本原因,也是太极“用意不用力”这一说法的来由。
  放松是发劲的手段,不是目的。在太极拳文练体系的慢拳中,主要练形、意、气,不练劲法和发劲。其劲意仅仅是摆个样子,在意念上表示一下,并无实际劲力。这样不可能练出内劲,也不可能发出真正的内劲。例如,许多人知道或听说过野马分鬃与提手上势要发捌劲。可是,捌劲是什么样的,他们并不知道。普及性的慢拳很少有人会发劲,因为没有人教;即使有人教也极不容易掌握。因为这种劲只宜青年人学,中老年人如果没有长期练武功的基础,不仅学不会,还容易受伤。即使不是以“起承转”为标准,而是以最后的定势发挒劲。可是在散手技击中,常常是在“起承”的过程中已将对方制服,用不上“转合”,即用不到发捌劲。再说,任何招式,其出手时极难辨出名称,加之在运用过程中的变化,就更难以叫人认定。以定式为标准就容易让人理解。前人说,说招破招,招招可破。这是经验之谈,说明任何招式都有用,又都可破。而“势”则难破,可谓势不可挡。倘能压住敌势,即可谓“夺势”:,那功夫就深了,非常人可为之。太极拳手练的功夫,正是夺势的功夫。
  要夺势,须知阴阳。阴阳不仅是理,也是法,是太极散手技击及推手的根本大法。阴阳在太极拳法中表现为开合。故太极拳谱中说:“太极拳法势出以开合为本。出手为开,开中有合;回手为合,合中含开。”所谓“阴阳合能打人”。不知拳法之阴阳开合,难得太极真艺。势起当以身为先,随之手足齐到,号称“七星”打人,谓之势。亦及以身法打人,不独以手法为强梁。以身欺人,过步夺势,直逼其根节,打人便毫不费力。这是太极散手奥妙真传所在,有志于太极拳散手者不可不知。太极拳之所以属内功型近身短打拳,便源于此。
  太极散手无“格档招架”之说,而讲“不招不架,只是一下”,讲“出手见红”。其实战,无论对方是何拳种,出何拳势,无不以棚势迎之。这是因为太极拳技法的根本特点是沾黏连随。棚势就是“沾”的功夫。沾住不丢便是黏。能黏得住,便能随;能随能化能发:棚不是格挡,不是招架。格与架,是硬挡硬拦。太极拳法中没有硬挡硬拦的动作。因为硬挡硬拦不仅不易沾黏住对方,反而容易让对方逃脱,先失战机。比如一只篮球朝你飞来,若硬拦硬接,往往会反弹而脱手。技艺高超者都是顺来势而迎合。杂技演员顶坛子时,先将坛1:l抓住往上一扔,然后眼盯着坛子下落,待坛子落到——定高度,先按一定方法就势——蹲,坛子便既轻又稳地“停”在了头上。这是黏。棚与此相似。是迎,是接,是顺势的迎合,不是顶,不是挡;棚势合住便是黏。棚势在散手中可以充分表现太极拳后发先至的特点。它是在对方拳头接近或已接触到自己的一瞬间,并不退让,而是迅速转腰进身.迎对方中节,同时发劲,打其根节。吴式太极散手棚势有“转腰进身肩肘手”的口诀,就是指这个动作,俗称“着肉分枪”。在吴公仪与陈克夫比武拳照中充分体现了这个动作。当然,太极散手中的棚接与杂技演员练顶坛子,都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学好的,非下苦功不可。尤其是“着肉分枪”,初练时几乎没有不挨打的。故太极拳武练法中,除了练——般内功,还要练排打功;为增强四肢功力,也要练掌功、臂功等。否则吴公仪一掌下去,陈克夫手臂不会被打麻而改用腿踢的。
  吴式太极讲柔化,也讲发放;讲用意不用力,也讲发劲;讲放松,也讲积柔成刚,这就是讲阴阳。单纯讲阴或单纯讲阳,都不符合太极拳理,也绝对练不出太极真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