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家讲堂
◎当前位置:中华太极拳 >> 文章资讯 >> 名家讲堂 >> 浏览文章
 

张红君:相随是太极拳的根基

2017-12-03 17:33:12
 

高小豹

 

太极拳本是阴阳生,“阴阳本是一家人”,阴不离阳、阴阳相随转换成太极。我市忽雷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张红君做客本期“名师大讲堂”时表示,相随是太极拳的根基,根据程度不同又分为3种,即先脚手,次内外,后劲形。

  “太极拳首先讲究脚手相随,要看一整套架是否一招一式动作做到脚手相随,脚动手动,脚不动手不动。脚手相随是太极拳的最基本知识。”张红君说。可这话说起来容易,真要练起来却难。他表示,首先初学太极拳者要先学习一些脚手相随的专业知识,以练忽雷太极拳为例,热身功就有颈椎、肩、肘、腕,同时还有太极步、压腿、踢腿、体转运动、翻转等周身四肢各关节练活方法,再进一步的动作还有四肢相随“里合、外分”,脚手相随又有“云手、忽灵”。

  张红君说,通过这样习练才能有效地加快脚手相随,反之上动下不动、下动上不动,就容易导致下肢体膝关节疼痛、积水、骨膜脱落、股骨头坏死等。由此可见太极拳离了脚手相随就很难称其为太极拳了。

  说到脚手相随的重要性,张红君介绍,这主要是由手脚的重要性决定的。学习太极拳就要先了解手的作用及用法。手是传感器,听劲、化劲、发劲都要通过手,不断地变化手法,及阴转阳,由阳转阴,步法则由虚转实,由实转虚,令人难以捉摸。手虚实相随是太极拳掌握程度的标志,没有虚实或虚实不清是太极拳能否走入懂劲阶段的试金石。虚实相随,毫厘之间有毫厘虚实。同时,练拳发劲要上下相随,劲起于脚跟,注于腰间,形于手指,由脚而腿而腰,必须完整一气。

  接着,他举例说,左弓步发右直拳,在发拳的刹那间,右腿前蹬,重心前倾。劲发后,右脚可脚尖轻点地面,也可右脚离开地面悬空。当脚尖离地或轻点地面的时候,发劲已经完成,“其根在脚”也已不复存在,“发于腿”也就更是无从谈起了。

  “太极拳的手和脚法可分为多种形法,无论怎么变归根结底都离不开相随。没有相随就没有阴阳,也就不成为太极拳。由此可见,太极拳的一招一式,都有着脚手相随深奥的实用意义。”张红君说,“太极拳内劲是技击运用形式的本质,技击是表现劲合形,两者缺一不可。”

  在张红君看来,太极拳内与外的关系是统一的,内是绝对的,外是相对的,这不仅是技术要求问题,也是个意志修养问题,故有彼不动,己不动。在修炼太极拳套路时由招熟而渐悟懂劲,由懂劲而及神明,要达到内外相合,意识与动作统一。

  “就好比骑电动车,初学时不稳,熟练之后则人车一体,身形动作虽似无心而能随心所欲相连不断。习练太极拳的形要先从单式练起,练单式又叫拆架子。如周身为外形为阴,呼吸以及五脏六腑内为阳,需内外结合称太极功法。”张红君说。

  对于太极拳劲与形的相随,张红君认为太极拳的意义在于内在的蓄养、聚集、循环。等有了这些之后才会有能量,蓄积以后就要学会发劲,借由发劲将内劲贯注运行于脏腑与筋脉、血管之内,透过内劲的一缩一放可达到扩张、舒展、按摩,而肌肉、血管、筋脉、脏腑则是越来越有弹性、有韧性。

  “太极拳劲与形的相随,需要身体与意念结合才对,没有能量身体无法执行意念发出的指令。神安定,才会有能量的聚集,要技击不是用手去技击,而是用身体内的能量去技击。我们所说的筋脉通畅,就是能量从筋脉的源头运行到末梢,意念到哪里,劲就到哪里。气与力合起来,松沉蓄劲,能蓄则要能发,能发则要身与意合,如此方能刚柔并济、阴阳调和。”张红君说。